站点首页 一中之家 学校介绍 学子风采 师生作品 印像一中 基层党建 校报文摘 爱读书 家长频道 学生频道 百度
校内新闻 文明校园 校务公开 教研课改 德育教育 科技创新 竞赛之窗 廉洁从教 荣誉墙 校友登陆 诗词曲文
一中频道 直播点播 阳光平台 高考之家 智慧校园 政策普法 教师办公 语言文字工作 国家智教平台
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营造清朗校园网络环境
  学校360安全软件下载
首页>>感受书香 唐诗 宋词 元曲 歌赋 美文 对联 故事 格言 常识 评论 今日关注 作者列表

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恶 鲁参政挽辇进忠言 3136次
却说丁谓揽权用事,与李迪甚不相协。谓擅专黜陟,除吏多不使与闻,迪愤然语同列道:“迪起布衣至宰相,受恩深重,如有可报国,死且不恨,怎能党附权幸,作自安计?”于是留心伺察,不使妄为。是时陈彭年已死,王钦若外调,刘承珪亦失势,五鬼中几至寥落,只有林特一人,尚溷迹朝班。谓欲引林特为枢密副使,迪不肯允。谓悻悻与争,迪遂入朝面劾,奏称:“丁谓罔上弄权,私结林特、钱惟演,且与曹利用、冯拯相为朋党,搅乱朝事。寇准刚直,竟被远谪,臣不愿与奸臣共事,情愿同他罢职,付御史台纠正。”这数语非常激烈,惹动真宗怒意,竟命翰林学士刘筠草诏,左迁迪知郓州,谓知河南府。翌日,谓入朝谢罪,真宗道:“身为大臣,如何或迪相争?”谓跪对道:“臣何敢争论!迪无故詈臣,臣不得不辩。如蒙陛下特恩赦宥,臣愿留侍朝廷,勉酬万一。”居然自作毛遂。真宗道:“卿果矢志无他,朕何尝不欲留卿。”谓谢恩而出,竟自传口诏,复至中书处视事;且命刘筠改草诏命。筠答道:“草诏已成,非奉特旨,不便改草。”名足副实,不愧竹筠。谓乃另召学士晏殊草制,仍复丁谓相位。筠慨然道:“奸人用事,何可一日与居?”因表请外用,奉命出知庐州。
既而真宗颁诏:“此后军国大事,取旨如故,余皆委皇太子同宰相枢密等,参议施行。”太子固辞不许,乃开资善堂议政。看官!你想太子年才十一,就使天纵聪明,终究少不更事。此诏一下,无非令刘后增权,丁谓加焰,内外固结,势且益危。可巧王曾召回汴京,仍令参知政事,他却不动声色,密语钱惟演道:“太子幼冲,非中宫不能立,中宫非倚太子,人心亦未必归附。为中宫计,能加恩太子,太子自平安了。太子得安,刘氏尚有不安么?”先令母子一心,然后迎刃而解。惟演答道:“如参政言,才算是国家大计呢。”当下入白刘后。后亦深信不疑。原来惟演性善逢迎,曾将同胞妹子,嫁与刘美为妻。银匠得配贵女,真是妻荣夫贵。因此与刘后为间接亲戚,所有禀白,容易邀后亲信。王曾不告他人,独告惟演,就是此意。
过了天禧五年,真宗又改元乾兴,大赦天下,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元宵这一日,亲御东华门观灯,非常欣慰。偏偏乐极悲生,数残寿尽,仲春月内,真宗又复病发,连日不愈,遣使祷祀山川,病反加剧,未几大渐,诏命太子祯即皇帝位,且面嘱刘后道:“太子年幼,寇准、李迪,可托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言至此,已不能成辞,溘然晏驾去了。总计真宗在位,改元五次,共二十六年,寿五十五岁。刘后召丁谓、王曾等入直殿庐,恭拟遗诏,并说奉大行皇帝特命,由皇后处分军国重事,辅太子听政。曾即援笔起草,于皇后处分军国重事间,嵌入一个权字。丁谓道:“中宫传谕,并没有权就意思,这权字如何添入!”曾正色道:“我朝无母后垂帘故事。今因皇帝冲年,特地从权,已是国家否运,加入权字,尚足示后。且增减制书,本相臣分内事,祖制原是特许。公为当今首辅,岂可不郑重将事,自乱典型么?”理直气壮。谓乃默然。至草诏拟定,呈入宫禁。刘后已先闻曾言,不便改议,就把这诏书颁示中外。太子祯即位柩前,就是仁宗皇帝,尊刘后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中书枢密两府,因太后临朝,乃是宋朝创制,会集廷议。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侧,垂帘听政。丁谓道:“皇帝幼冲,凡事总须由太后处置,但教每月朔望,由皇帝召见群臣,遇有大政,由太后召对,辅臣议决。若寻常小事,即由押班传奏禁中,盖印颁行便了。”曾勃然道:“两宫异处,柄归宦官,岂不是隐兆祸机么?”名论不刊。谓不以为然。群臣亦纷议未决。哪知谓竟潜结押班内侍雷允恭,密请太后手敕,竟如谓议颁发下来。大众不敢反对,谓很是得意。雷允恭即由是擅权,还亏王曾正色立朝,宫廷内外,尚无他变。
嗣封泾王元俨为定王,赞拜不名。元俨系太宗第八子,素性严整,毅不可犯,内外崇惮丰采,各称为八大王。俗小说中误称德昭为八大王。命丁谓为司徒兼侍中尚书左仆射,冯拯为司空兼侍中枢密尚书右仆射,曹利用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三人朋比为奸,谓尤骄恣。刘后因册立时候,李迪谏阻,引为深恨。谓事事欲取太后欢心,更因与寇准有嫌,索性将两人目为朋党,复添入迪、准故友,奏请一一坐罪。太后自然照允,即命学士宋绶草诏,贬准为雷州司户参军,迪为衡州团练副使,连曹玮也谪知莱州。王曾入语丁谓道:“罚重罪轻,还当斟酌。”谓捻须微笑道:“居停主人,恐亦未免。”曾乃不便固争。原来准在京时,曾尝将第舍假准,所以谓有此说。谓又授意宋绶,令加入“春秋无将,汉法不道”二语。绶虽不敢有违,但此外却还说得含糊。及草诏成后,谓意未足,竟提笔添入四语,看官道他甚么话儿?乃是“当丑徒干纪之际,属先帝违豫之初,罹此震惊,遂致沈剧。”这种锻炼周内的文字,颁示都中。都人士莫不呼冤,也编成四句俚词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谓不恤人言,遣使促迪速行,又令中官赍敕诣准,特赐锦囊,贮剑马前,示将诛戮状。准在道州,方与郡官宴饮,忽郡倅入报中使到来,有悬剑示威情形。郡官却不禁失色,独准形神自若,与郡官邀中使入庭,从容与语道:“朝廷若赐准死,愿见勅书。”中使无可措辞,乃登堂授敕。准北面拜受,徐徐升阶,邀中使入宴,至暮乃散。中使自去,准亦即往雷州。
是时真宗陵寝,尚未告成,命丁谓兼山陵使,雷允恭为都监。允恭与判司天监邢中和,往勘陵址,中和语允恭道:“山陵上百步,即是佳穴,法宜子孙。但恐下面有石,兼且有水。”允恭道:“先帝嗣育不多,若令后世广嗣,何妨移筑陵寝。”中和道:“山陵事重,踏勘复按,必费时日,恐七月葬期,不及遵制,如何是好?”允恭道:“你尽管督工改筑,我走马入白太后,定必允从。”心尚可取,迹实专横。中和唯唯而退。允恭即日还都,进谒太后,请改穿陵穴。太后道:“陵寝关系甚大,不应无端更改。”允恭道:“使先帝得宜子孙,岂非较善?”太后迟疑半晌,复道:“你去与山陵使商议,决定可否?”允恭乃出语丁谓。谓无异言,再入奏太后。太后才准所请,命监工使夏守恩,领工徒数万名,改穿穴道。起初掘土数尺,即见乱石层叠,大小不一。好容易畚去乱石,忽涌出一泓清水,片刻间变成小池,工徒大哗。夏守恩亦觉惊惧,不敢再令动工,即遣内使毛昌达奏闻。
太后责问允恭,并及丁谓。谓尚袒护允恭,但请另遣大臣按视。王曾挺然愿往,当日就道。不到三日,即已回都;时已近夜,入宫求见,且请独对。太后即召曾入内。曾叩首毕,竟密奏道:“臣奉旨按视陵寝,万难改移。丁谓包藏祸心,暗中勾结允恭,擅移皇堂,置诸绝地。”此是王沂公用诈处,但为锄奸计,不得不尔。太后闻言,不由的大怒道:“先帝待谓有恩,我待谓亦不薄,谁知他却如此昧良。”随语左右道:“快传冯拯进来!”未几冯拯进见,太后尚怒容满面,严谕冯拯道:“可恨丁谓,负恩构祸,若不将他加刑,是没有国法了。雷允恭外结大臣,更属不法,你速发卫士拿下丁、雷,按律治罪!”冯拯听了此旨,几吓得目定口呆,不能置词。太后复道:“你敢是丁谓同党么?”一语惊人,使冯拯无可置喙。冯拯忙免冠叩首道:“臣何敢党谓?但皇帝初承大统,即命诛大臣,恐骇天下耳目,还乞太后宽容!”仍是庇护。太后听了,面色少霁,乃谕道:“既这般说,且去拿问雷允恭,再行定夺。”拯乃退出,即遵旨将允恭拿下,立即讯鞫定谳,勒令自尽。邢中和一并伏罪,并抄没允恭家产,查出丁谓委托允恭,令后苑工匠造金酒器密书,及允恭托谓荐保管辖皇城司,及三司衙门书稿,并呈太后。太后召集廷臣,将原书取示,因宣谕道:“丁谓、允恭,交通不法,前日奏事,均言与卿等已经议决,所以多半照允。今营奉先帝陵寝,擅行改易,若非按视明白,几误大事。”冯拯等均俯伏道:“先帝登遐,政事统由丁、雷二人解决,他尝称得旨禁中,臣等莫辨虚实。幸赖圣明烛察,始知奸状,这正是宗社幸福呢!”急忙自身卸火,这是小人常态。当下召中书舍人草谕,降丁谓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这谕旨榜示朝堂,颁布天下。擢王曾同平章事,吕夷简、鲁宗道参知政事,钱惟演为枢密使。夷简系蒙正从子,从前真宗封岱祀汾,两过洛阳,均幸蒙正私第,且问蒙正诸子可否大用?蒙正答称:“诸子无能,惟侄夷简有宰相才。”及真宗还都,即召夷简入直,累擢至知开封府,颇有政声,至是乃入为参政。宗道曾为右正言,刚直无私,真宗尝称为鲁直,故此时连类同升。王曾即请太后匡辅新君,每日垂帘听政,太后方才允行。
先是丁谓家中,有女巫刘德妙,尝相往来。德妙颇有姿色,与丁谓三子玘通奸,谓却未曾察悉,但教她托词老君,伪言祸福,借以动人。于是就谓家供老君法像,入夜设醮园中,每至夜静更深,玘往交欢,仿佛一对露水夫妻。得其所哉!雷允恭亦尝至谓家祈祷,及真宗崩后,德妙随允恭入宫,得谒太后,应对详明,谈宫中过去事,无不具知,引得太后亦迷信起来。刘后聪颖,亦着鬼迷,况寻常妇女乎?德妙又持龟蛇二物入内,绐言出谓家山洞中,当是真武座前的龟蛇二将。谓又作龟蛇颂,说是混元皇帝,赐给德妙,俗称龟蛇相交,德妙与玘通奸,应有此赐。太后亦将信将疑。至谓已坐罪,乃将德妙系狱,令内侍刑讯。德妙一一吐实,当然坐罪,并贬谓为崖州司户参军。谓子玘奸案并发,一并除名。学士宋绶,奉旨草诏,首四语即为“无将之戒,旧典甚明,不道之辜,常刑罔赦。”朝论称快。报应何速?
谓窜谪崖州,须经过雷州境内,寇准遣使持一蒸羊,作为赠品。谓领谢后,且欲见准,准固辞不见。家僮谋刺谓报仇,准不许,杜门纵家僮饮博,及谓已去远乃止。时人为之咏道:“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这两语传诵不衰。观过知仁,于此可见?越年,准徙为衡州司马,尚未赴任,忽患病剧,即遣人至洛中取通天犀带,沐浴更衣,束带整冠,向北面再拜,呼仆役拂拭卧具,就榻而逝。这通天犀带系太宗所赐,夜视有光,称为至宝,准因此必欲殓葬。返柩西京,道出公安,人皆路祭,插竹焚纸。逾月枯竹生笋,众因为之立庙,号竹林寇公祠。准少年富贵,性喜豪奢,往往挟妓饮酒,不拘小节。有妾蒨桃以能诗名。准殁后十一年,始奉诏复官,赐谥忠愍。丁谓在崖州三年,转徙雷州,又五年复徙道州。后以秘书监致仕,病殁光州。尚有诏赐钱十万,绢百匹,这且无庸细表。
且说乾兴元年十月,葬大行皇帝于永定陵,以天书殉葬,庙号真宗。越年改元天圣,罢钱惟演为保大节度使,知河南府,冯拯亦因疾免职。复召王钦若入都,用为同平章事。钦若复相两年,旅进旅退,毫无建白,只言:“皇上初政,用人当循资格,不宜乱叙”,编成一幅官次图,献入宫廷,便算尽职,未几病逝。仁宗后语辅臣道:“朕观钦若所为,实是奸邪。”少年天子,便识奸邪,仁宗原非凡主。王曾答道:“诚如圣谕。”仁宗乃擢参政张智同平章事,召知河阳军张旻为枢密使。从前太后微时,尝寓旻家,旻待遇甚厚,因此得被宠命。枢密副使晏殊上言:“旻无勋绩,不堪重任”,大拂太后本意。既而晏殊从幸玉清昭应宫,家人持笏后至,殊接笏后,怒击家人,甚至折齿。太后有词可借,遂遣殊出知宣州。晏殊亦太粗莽,太后实是有心。别令学士夏竦继任。竦小有才,善事逢迎,因得迁副枢密。太后称制数年,事无大小,悉由裁决,虽颇能任贤黜邪,旻不免有心专擅。一日,参政鲁宗道进谒。太后忽问道:“唐武后何如?”宗道知太后命意。亟正笏直奏道:“武后实唐室罪人。”太后复问何故?宗道又申奏道:“幽嗣主,改国号,几危社稷,尚得谓非罪人么?”太后默然。嗣有内侍方仲弓,请立刘氏七庙,太后召问辅臣。大家尚未发言,宗道即出班前奏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刘氏若立七庙,将何以处嗣皇?”太后为之改容,乃将此议搁置。会两宫同幸慈孝寺,太后乘辇先发,宗道上前挽住,并抗言道:“夫死从子,古有常经,太后母仪天下,不可以乱大法,贻讥后世。”语尚未毕,太后即命停辇,待帝驾先行,然后随往。还有枢密使曹利用,自恃勋旧,气焰逼人,太后亦颇加畏重,第呼他为侍中,未尝称名。独宗道不少挠屈,会朝时辄据理与争,于是宫廷内外,赠他一个美名,叫作鱼头参政。小子有诗咏道:
赵宗未替敢尊刘,扶弱锄强弭国忧。
鲁直当年书殿壁,如公才不愧鱼头。
天不假年,老成复谢,不到数载宗道等又溘逝了。欲知后事,且看下回。刘太后垂帘听政,多出丁谓、雷允恭之力,故丁、雷二人,得以重用,微王曾之正色立朝,恐萧墙之祸,亦所难免。或谓宋室无垂帘故事,曾何不据理力争,为探本澄源之计,乃仅龂龂于一权字,究属何补。至若准之再贬,又以居停之嫌,不复与辩,毋亦所谓患得患失者欤?不知此王沂公之通变达权,而有以徐图挽救者也。假使操切从事,势且遭黜,徒市直名,何裨国事?试观丁谓之终窜穷崖,雷允恭之卒归赐死,乃知沂分之才识,非常人所可几矣。贼臣已去,而吕、鲁等连类同升,鱼头参政,才得成名,而刘太后亦有从谏如流之美,史家或归美鲁直,实则皆沂公之功,有以致之。故本回实传颂沂公,而鲁参政其次焉者也。

【宋史演义】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他如遗乘杂出,纪载宋事,东一鳞,西一爪,多或数帝,少仅一王,欲会通两宋政教之得失,及区别两宋史籍之优劣者,不得不博搜而悉阅之,然岂所望于詹詹小儒乎?若夫宋代小说,亦不一而足,大约荒唐者多,确凿者少。龙虎争雄,并无其事;狸猫换主,尤属子虚。狄青本面涅之徒,貌何足羡?庞籍非怀奸之相,毁出不经。岳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金邦太子,曷尝胯下丧身?种种谬谈,不胜枚举。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为问先民之辑诸书者,亦何苦为此凭虚捏造,以诬古而欺今乎?此则鄙人之所大惑不解者也。夫以官书之辞烦义奥,不暇阅,亦不易阅,乃托为小说演成俚词,以供普通社会之览观,不可谓非通俗教育之助;顾俚言之则可,而妄言之亦奚其可乎?鄙人不敏,曾辑元、明、清三朝演义,以供诸世,世人不嫌其陋,反从而欢迎之,乃更溯南北两宋举三百二十年之事实,编成演义共百回,其间治乱兴亡,贤奸善恶,非敢谓悉举无遗,而于宏纲巨目,则固已一一揭橥,无脱漏焉。且官稗并采,务择其信而有征者笔之于书;至若虚无惝恍之谈,则概不阑入。阅者取而观之,其或有实事求是之感乎!书成,聊志数语,用作弁言。
【作者介绍】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本书章节列表:
  •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 2913
  • 第二回 遇异僧幸示迷途 扫强敌连擒渠帅 2974
  • 第三回 忧父病重托赵则平 肃军威大败李景达 2848
  • 第四回 紫金山唐营尽覆 瓦桥关辽将出降 2768
  • 第五回 陈桥驿定策立新君 崇元殿受禅登大位 2977
  • 第六回 公主钟情再婚志喜 孤臣败死一炬成墟 3094
  • 第七回 李重进阖家投火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3122
  • 第八回 遣师南下戡定荆湘 冒雪宵来商征巴蜀 2774
  • 第九回 破川军孱王归命 受蜀俘美妇承恩 3563
  • 第十回 戢兵变再定西川 兴王师得平南汉 2745
  • 第十一回 悬绘像计杀敌臣 造浮梁功成采石 2664
  • 第十二回 明德楼纶音释俘 万岁殿烛影生疑 2738
  • 第十三回 吴越王归诚纳土 北汉主穷蹙乞降 2787
  • 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师败绩 雁门关辽将丧元 2713
  • 第十五回 弄巧成拙妹倩殉边 修怨背盟皇弟受祸 3009
  • 第十六回 进治道陈希夷入朝 遁穷荒李继迁降虏 2838
  • 第十七回 岐沟关曹彬失律 陈家谷杨业捐躯 2834
  • 第十八回 张齐贤用谋却敌 尹继伦奋力踹营 3057
  • 第十九回 报宿怨故王索命 讨乱党宦寺典兵 2676
  • 第二十回 伐西夏五路出师 立新皇百官入贺 2606
  • 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战亡身 雷有终火攻平匪 2979
  • 第二十二回 收番部叛王中计 纳忠谏御驾亲征 2961
  •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 2789
  •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 3143
  • 第二十五回 留遗恨王旦病终 坐株连寇准遭贬 2624
  • 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恶 鲁参政挽辇进忠言 3136
  • 第二十七回 刘太后极乐归天 郭正宫因争失位 2834
  • 第二十八回 萧耨斤挟权弑主母 赵元昊僭号寇边疆 3247
  • 第二十九回 中虏计任福战殁 奉使命富弼辞行 2953
  • 第三十回 争和约折服契丹 除敌臣收降元昊 2710
  • 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贼 2913
  • 第三十二回 狄青夜夺昆仑关 包拯出知开封府 3561
  • 第三十三回 立储贰入承大统 释嫌疑准请撤帘 2880
  • 第三十四回 争濮议聚讼盈廷 传颍王长男主器 2894
  • 第三十五回 神宗误用王安石 种谔诱降嵬名山 3474
  • 第三十六回 议新法创设条例司 谳疑狱狡脱谋夫案 2662
  • 第三十七回 韩使相谏君论弊政 朱明府寻母竭孝思 3085
  •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 2906
  • 第三十九回 借父威竖子成名 逞兵谋番渠被虏 2779
  • 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 2922
  • 第四十一回 奉使命率军征交趾 蒙慈恩减罪谪黄州 3521
  • 第四十二回 伐西夏李宪丧师 城永乐徐禧陷殁 2920
  • 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后垂帘 拜首相温公殉国 2858
  • 第四十四回 分三党廷臣构衅 备六礼册后正仪 2797
  • 第四十五回 嘱后事贤后升遐 绍先朝奸臣煽祸 2894
  • 第四十六回 宠妾废妻皇纲倒置 崇邪黜正党狱迭兴 3173
  • 第四十七回 拓边防谋定制胜 窃后位喜极生悲 2719
  • 第四十八回 承兄祚初政清明 信阉言再用奸慝 2732
  • 第四十九回 端礼门立碑诬正士 河湟路遣将复西蕃 3227
  • 第五十回 应供奉朱勔承差 得奥援蔡京复相 2903
  • 第五十一回 巧排挤毒死辅臣 喜招徕载归异族 2836
  • 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诡说遇天神 筑离宫微行探春色 2735
  • 第五十三回 挟妓纵欢歌楼被泽 屈尊就宴相府承恩 3938
  • 第五十四回 造雄邦恃强称帝 通远使约金攻辽 2762
  • 第五十五回 帮源峒方腊揭竿 梁山泊宋江结寨 3638
  • 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时雨 破杭城计出智多星 3191
  • 第五十七回 入深岩得擒叛首 征朔方再挫王师 2754
  • 第五十八回 夸功铭石艮岳成山 覆国丧身孱辽绝祀 3134
  • 第五十九回 启外衅胡人南下 定内禅上皇东奔 2854
  • 第六十回 遵敌约城下乞盟 满恶贯途中授首 2913
  • 第六十一回 议和议战朝局纷争 误国误家京城失守 2813
  • 第六十二回 堕奸谋阖宫被劫 立异姓二帝蒙尘 2994
  • 第六十三回 承遗祚藩王登极 发逆案奸贼伏诛 2858
  • 第六十四回 宗留守力疾捐躯 信王榛败亡失迹 2679
  • 第六十五回 招寇侮惊驰御驾 胁禅位激动义师 2757
  • 第六十六回 韩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举南侵 3148
  • 第六十七回 巾帼英雄桴鼓助战 须眉豪气舞剑吟词 2877
  • 第六十八回 赵立中炮失楚州 刘豫降虏称齐帝 2655
  • 第六十九回 破剧盗将帅齐驱 败强虏弟兄著绩 2841
  • 第七十回 岳家军克复襄汉 韩太尉保障江淮 2822
  • 第七十一回 入洞庭擒渠扫穴 返庐山奉榇奔丧 2581
  • 第七十二回 髯将军败敌扬威 愚参谋监军遇害 2784
  • 第七十三回 撤藩封伪主被絷 拒和议忠谏留名 3013
  • 第七十四回 刘锜力捍顺昌城 岳飞奏捷朱仙镇 2925
  • 第七十五回 传伪诏连促班师 设毒谋构成冤狱 2619
  • 第七十六回 屈膝求和母后返驾 刺奸被执义士丧生 3074
  • 第七十七回 立赵宗亲王嗣服 弑金帝逆贼肆淫 3768
  • 第七十八回 金主亮分道入寇 虞允文大破敌军 3103
  • 第七十九回 诛暴主辽阳立新君 隳前功符离惊溃变 2743
  • 第八十回 废守备奸臣通敌 申和约使节还朝 2914
  • 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创立社仓法 宋孝宗重定内禅仪 2750
  • 第八十二回 揽内权辣手逞凶 劝过宫引裾极谏 2673
  • 第八十三回 赵汝愚定策立新皇 韩侂胄弄权逐良相 3039
  • 第八十四回 贺生辰尚书钻狗窦 侍夜宴艳后媚龙颜 2862
  • 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丧师辱国 据西陲作乱亡家 2875
  • 第八十六回 史弥远定计除奸 铁木真称尊耀武 2848
  • 第八十七回 失中都金丞相殉节 获少女杨家堡成婚 2850
  • 第八十八回 寇南朝孱主误军谋 据东海降盗加节钺 3148
  • 第八十九回 易嗣君济邸蒙冤 逐制帅楚城屡乱 2693
  • 第九十回 诛逆首淮南纾患 戕外使蜀右被兵 2797
  • 第九十一回 约蒙古夹击残金 克蔡州献俘太庙 3274
  • 第九十二回 图中原两军败退 寇南宋三路进兵 2893
  • 第九十三回 守蜀境累得贤才 劾史氏力扶名教 2832
  • 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忧谗殒命 董丞相被胁罢官 2941
  • 第九十五回 捏捷报欺君罔上 拘行人弃好背盟 3098
  • 第九十六回 史天泽讨叛诛李璮 贾似道弄权居葛岭 2980
  • 第九十七回 援孤城连丧二将 宠大憝贻误十年 2678
  • 第九十八回 报怨兴兵蹂躏江右 丧师辱国窜殛岭南 2918
  • 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军告熸 陷临安幼主被虏 2798
  • 第一百回 拥二王勉支残局 覆两宫怅断重洋 3072

  • 资源素材  第一课件站 Office+ 橡皮网 金太阳 中学学科网 中华资源库 微课中国 贝壳网 稻壳网 Bilibili 中华经典资源库
    电子事务  A+云阅卷 A+教育 智学网 7天网络 睿芽 一师一优课 秀米 湖南志愿服务网 第二课堂
    学习培训  爱课程网 中国大学MOOC 慕课中国 网易公开课 教育报 湖南公共教育网 湖南事业人员培训平台 教师发展网 湘培网 学习强国
    科技创新  全国科技创新赛 中国发明网 中国科普网 数字科技馆 青创平台 青少年科技中心 中国科技馆 湖南科技馆 邵阳市科协
    教育政务  教育部 湖南教育厅 湖南政务服务 湖南教育督导 中央电教馆 教育云 湖南智慧教育 邵阳教育局
    信息管理  全国学籍 教育信息化信息系统 教师信息管理 教师资格网 义务教育监测 中国教育考试网 阳光高考 中国教育在线

    学校办公室电话0739-5430767
    湘教QS7_201407_002001 湘ICP备14012659号-1 公安部备案号:4305000100039
    制作维护:阿美老师(Kymay Chan)
    Copyright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