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一中之家 学校介绍 学子风采 师生作品 印像一中 基层党建 校报文摘 爱读书 家长频道 学生频道 百度
校内新闻 文明校园 校务公开 教研课改 德育教育 科技创新 竞赛之窗 廉洁从教 荣誉墙 校友登陆 诗词曲文
一中频道 直播点播 阳光平台 高考之家 智慧校园 政策普法 教师办公 语言文字工作 国家智教平台
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营造清朗校园网络环境
  学校360安全软件下载
首页>>感受书香 唐诗 宋词 元曲 歌赋 美文 对联 故事 格言 常识 评论 今日关注 作者列表

第四十五回 嘱后事贤后升遐 绍先朝奸臣煽祸 2895次
却说范纯仁外调后,尚书右仆射一缺,尚属虚位,太皇太后特擢苏颂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苏辙为门下侍郎,范百禄即范镇子。为中书侍郎,梁焘、郑雍为尚书左右丞,韩忠彦即韩琦子。知枢密院事,刘奉世签书枢密院事。嗣又因辽使入贺,问及苏轼。乃复召轼为兵部尚书,兼官侍读。原来轼为翰林学士时,每遇辽使往来,应派为招待员。时辽亦趋重诗文,使臣多文学选,每与轼谈笑唱和,轼无不立应,惊服辽人。会辽有五字属对,未得对句,遂商诸副介,请轼照对。看官道是什么难题?乃是“三光日月星”五字。轼即应声道:“‘四诗风雅颂,’这是天然对偶,你不必说是我对,但说你自己想着便了。”副介如言答辽使,辽使方在叹愕,轼又出见辽使道:“‘四德元亨利,’难道不对么?”辽使欲起座与辩,轼便道:“你道我忘记一字么?你不必多疑。两朝为兄弟国,君是外臣,仁庙讳亦应知晓。”仁宗名祯,这是苏髯诙谐语,不可作正语看。辽使闻言,亦为心折。旋复令医官对云:“六脉寸关尺。”辽使愈觉敬服,随语轼道:“学士前对,究欠一字,须另构一语。”适雷雨交作,风亦大起,轼即答道:“‘一阵风雷雨,’即景属对,可好么?”辽使道:“敢不拜服。”遂欢宴而散。至哲宗大婚,辽使不见苏轼,反觉怏怏,太皇太后乃召轼内用,寻又迁礼部兼端明侍读二学士。
御史董敦逸、黄庆基,又劾轼曾草吕惠卿谪词,隐斥先帝,轼弟辙相为表里,紊乱朝政。想又是洛党中人。吕大防替轼辩驳,且言近时台官,好用蜚语中伤士类,非朝廷之福。辙亦为兄讼冤。太皇太后语大防道:“先帝亦追悔往事,甚至泣下。”大防道:“先帝一时过举,并非本意。”太皇太后道:“嗣主应亦深知。”乃罢董、黄二人为湖北、福建路转运判官。未几,轼亦罢知定州。苏颂保荐贾易,谓易系直臣,不宜外迁,与大防廷争。侍御史杨畏、来之邵即劾颂庇易。颂上书辞职,因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范百禄与颂友善,亦为杨畏所劾,出知河南府。梁焘亦因议政未合,遂称疾乞休,乃再召范纯仁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杨畏、来之邵复上论纯仁不可再相,乞进用章惇、安焘、吕惠卿,疏入不报。吕大防欲引畏为谏议大夫,纯仁谓:“畏非正人,怎可重用?”大防微笑道:“莫非恨他劾奏相公么?”纯仁尚莫名其妙,苏辙在旁,即读畏弹文。纯仁道:“这事我尚未闻,但公不负畏,恐畏且负公!”隐伏下文。大防不信,竟迁畏礼部侍郎。畏劾范纯仁,且请用章、吕等人,其隐情已可窥见,何大防尚未悟耶?元祐八年八月,太皇太后寝疾,不能听政,吕大防、范纯仁入宫问视,太皇太后与语道:“我病将不起了。”吕、范齐声道:“慈寿无疆,料不致有意外情事。”太皇太后道:“我今年已六十二岁,死亦不失为正命,所虑官家宫中称皇帝为官家。年少,容易受迷,还望卿等用心保护!”吕、范又同声道:“臣等敢不遵命!”太皇太后顾纯仁道:“卿父仲淹,可谓忠臣,在明肃垂帘时,惟劝明肃尽母道,至明肃上宾,惟劝仁宗尽子道,卿当效法先人,毋忝所生!”纯仁亦涕泣受命。高后岂亦虑哲宗之难恃耶?太皇太后复道:“我受神宗顾托,听政九年,卿等试言九年间,曾加恩高氏否?我为公忘私,遗有一男一女,我病且死,尚不得相见哩。”时嘉王頵已薨,高后子只留一颢,徙封徐王,故尚未相见。言讫泪下,喘息了好一歇,复嘱吕、范二人道:“他日官家不信卿言,卿等亦宜早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说至此,顾左右道:“今日正值秋社,可给二相社饭。”吕、范二人,不敢却赐,待左右将社饭备齐,暂辞出外,至别室草草食讫,复入寝门内拜谢。太皇太后呜咽道:“明年社饭时,恐二卿要记念老身哩。”太后既预知哲宗心性,当力戒哲宗,奈何对吕、范二人,徒作颓唐语,亦令人难解!吕、范劝慰数语,随即告退。越数日,太皇太后竟崩。后听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辽主尝成群臣道:“南朝尽行仁宗旧政,老成正士,多半起用,国势又将昌盛哩,汝等幸勿生事!”因此元祐九年,毫无边衅。夏主来归永乐所俘,乞还侵地,太皇太后有志安民,诏还米脂、葭芦、浮屠、安疆四寨,夏人遂谨修职贡,不复生贰。有司请循天圣故事,两宫同御殿,太皇太后不许。又请受册宝于文德殿,太皇太后道:“母后当阳,非国家之美事,況文德殿系天子正衙,岂母后所当御,但就崇政殿行礼便了!”太皇太后侄元绘、元纪,终元祐世,只迁一秩,还是哲宗再三申请,方得特许。中外称为女中尧、舜。礼臣恭上尊谥,乃是“宣仁圣烈”四字。
哲宗乃亲政,甫经著手,即召内侍刘瑗等十人,入内给事。翰林学士范祖禹入谏道:“陛下亲政,未闻访一贤臣,乃先召内侍,天下将谓陛下私昵近臣,不可不防。”哲宗默然,好似不见不闻一般。侍讲丰稷,亦以为言,反将他出知颍州。出手便弄错。范祖禹忍无可忍,复接连上疏,由小子略述如下:
熙宁之初,王安石、吕惠卿造立新法,悉变祖宗之政,多引小人以误国,勋旧之臣,屏弃不用,忠正之士,相继远引,又用兵开边,结怨外夷,天下愁苦,百姓流徙,赖先帝觉悟,罢逐两人,而所引群小,已布满中外,不下二十万,可复去。蔡确连起大狱,王韶创取熙河,章惇开五溪,沈起扰交管,沈括、徐禧、俞充、种谔兴造西事,兵民死伤,皆不先帝临朝悼悔,谓朝廷不得不任其咎,以至吴居厚行铁冶之法于京东,王子京行茶法于福建,蹇周辅行盐法于江西,李稷、陆师闵行茶法市易于西川,刘定教保甲于河北,民皆愁痛嗟怨,比屋思乱,赖陛下与先后起而救之,天下之民,如解倒悬。惟是向来所斥逐之人,窥伺事变,妄意陛下不以修改法度为是,如得至左右,必进奸言,万一过听而误用之,臣恐国家自此陵迟,不复振矣。
这疏大意,是防哲宗召用熙丰诸臣。还有一疏,仍系谏阻近幸,略云:
汉有天下四百年,唐有天下三百年,及其亡也,皆由宦官,同一轨辙。盖与乱同事,未有不亡者也。汉自元帝任用石显,委以政事,杀萧望之、周堪,废刘向等,汉之基业,坏于元帝。唐自明皇使高力士省决章奏,宦官遂盛,李林甫、杨国忠皆自力士以进。唐亡之祸,基于开元。熙宁、元丰间,李宪、王中正、宋用臣辈,用事总兵,权势震灼,中正兼干四路,口敕募兵,州郡不敢违,师徒冻馁,死亡最多。宪陈再举之策,致永乐再陷,用臣兴土木之兵,无时休息,罔市井之微利,为国敛怨,此三人者虽加诛戮,未足以谢百姓。宪虽已亡,而中正、用臣尚在。今召内臣十人,而宪、中正之子,皆在其中,则中正、用臣必将复用,臣所以敢极言之,幸陛下垂察焉!
两疏呈入,哲宗仍然不省。范纯仁、韩忠彦等亦面请效法仁宗,均不见纳。吕大防受命为山陵使,甫出国门,杨畏即首叛大防,上言:“神宗更立旧制,垂示万世,乞赐讲求,借成继述美名。”哲宗便召畏入对,并问:“先朝旧臣,孰可召用?”畏举章惇、安焘、吕惠卿、邓润甫、李清臣等,各加褒美,且言:“神宗建立新政,与王安石创行新法,实是明良交济,足致富强。今安石已殁,只有章惇才学,与安石相似,请即召为宰辅。”哲宗却很是信从,当下传出中旨,复章惇、吕惠卿官。寻用李清臣为中书侍郎,邓润甫为尚书左丞。至宣仁太后葬毕,吕大防回都,闻侍御史来之邵,已有弹章,即上书辞职,哲宗立即准奏。拔去首辅,好算辣手。于是彼言继志,此言述事,哄得这位哲宗皇帝,居然想对父尽孝,一心一意的绍述神宗。元祐九年三月,廷试进士李清臣,发策拟题,题云:
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可差可募之说杂,而役法病,或东或北之论异,而河患滋,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
原来元祐变政,曾禁用王氏经义字说,科试仍用诗赋,补上文所未及。所以李清臣发策,看作甚重。第一条便驳斥词赋,第二条阴主青苗法,第三条指免役,第四条论治河,第五条斥还夏四寨事,第六条讥盐铁弛禁事。门下侍郎苏辙抗言上奏道:
伏见策题历诋行事,有诏复熙宁、元丰之意。臣谓先帝设施,盖有百世不可易者。元祐以来,上下奉行,未尝失坠,至于事或失当,何世无之?父作于前,子救于后,前后相继,此则圣人之孝也。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宫室,财用匮竭,于是修盐铁榷酤均输之政,民不堪命,几至大乱。昭帝委任霍光,罢去烦苛,汉室乃定。光武、显宗,以察为明,以谶决事,上下恐惧,人怀不安。章帝深鉴其失,代之宽厚,恺悌之政,后世称焉。本朝真宗天书,章献临御,揽大臣之议,藏之梓宫,以泯其迹,仁宗听政,绝口不言。英宗濮议,朝廷汹汹者数年,先帝寝之,遂以安静。夫以汉昭帝之贤,与吾仁宗、神宗之圣,岂其薄于孝敬而轻事变易也哉?陛下若轻变九年已行之事,擢任累岁不用之人,怀私忿而以先帝为辞,则大事去矣。
哲宗接阅奏章,竟勃然大怒道:“辙敢比先帝为汉武么?”我谓神宗尚不及汉武。言下即欲逐辙。辙下殿待罪,众莫敢救。范纯仁从容进言道:“武帝雄才大略,史家并无贬词,辙引比先帝,不得为谤。陛下甫经亲政,待遇大臣,也不当似奴仆一般,任情呵斥。”正说着,有一人越次入奏道:“先帝法度,都被司马光、苏辙等坏尽。”纯仁视之,乃是新任尚书左丞邓润甫,遂抗声道:“这语是说错了。法本无弊,有弊必改。”哲宗道:“秦皇、汉武,古所并讥。”纯仁便接奏道:“辙所论是指时事言,非指人品言。”哲宗颜色少霁,乃不复发语,当即退朝。辙前时曾附吕大防,与纯仁议多不合,至是方谢纯仁道:“公乃佛地位中人,辙仗公包涵久了。”纯仁道:“公事公言,我知有公,不知有私。”名副其实,是乃谓之纯仁。辙又申谢而退。越日,竟下诏降辙官职,出知汝州。
及进士对策,考官评阅甲乙,上第多主张元祐。嗣经杨畏复勘,悉移置下第,把赞成熙丰的策议,拔置上列。第一名乃是毕渐,竟比王、吕为孔、颜,仿佛王、吕二人的孝子顺孙。自是绍述两字,喧传中外,曾布竟用为翰林学士,张商英进用为右正言。未几,即任章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惇既相,人当道,还管什么时局?什么名誉?贬苏轼知英州,寻复安置惠州。罢翰林学士范祖禹,出知陕州。范纯仁当然不安,连章求去,也出知颍昌府。召蔡京为户部尚书,安石婿蔡卞为国史修撰,林希为中书舍人,黄履为御史中丞。先是元丰末年,履曾官中丞,与蔡确、章惇、邢恕相交结。惇与确有所嫌,即遣恕语履。履尽情排击,不遗余力,时人目为四凶,因被刘安世劾奏,降级外调。昪再得志,立即引用,那时报复私怨,日夕罗织,元祐诸君子,都要被他陷入阱中了。去恶务尽,元祐诸贤,不知此义,遂致受殃。
当下由曾布上疏,请复先帝政事,下诏改元,表示意向。哲宗准奏,即于元祐九年四月,改称绍圣元年,半年都不及待,何性急乃尔?遂复免役法,免行钱、保甲法,罢十科举士法,令进士专习经义,除王氏字说禁令。黄履、张商英、上官均、来之邵等,乘势修怨,迭毁司马光、吕公著妄改成制,叛道悖理。章悖、蔡卞且请掘光、公著墓冢。适知大名府许将,内用为尚书左丞,哲宗问及掘墓事。许将对道:“掘墓非盛德事,请陛下三思!”哲宗乃止,惟追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仆所立碑。贬吕大防为秘书监,刘挚为光禄卿,苏辙为少府监,并分司南京。章惇复钩致文彦博等罪状,得三十人,列籍以上,请尽窜岭表。李清臣独进言道:“变更先帝法度,虽不能无罪,但诸人多累朝元老,若从惇言,恐大骇物听,应请从宽为是!”哲宗点首。看官阅过前文,应知李清臣是主张绍述,仇视元祐诸臣,为何反请哲宗从宽呢?原来清臣本思为相,至章惇起用,相位被他夺去,于心不甘,所以与惇立异,有此奏请。哲宗乃颁诏道:“大臣朋党,司马光以下,各以轻重议罚,余悉不问,特此布告天下。”
会章惇复荐用吕惠卿,诏命知大名府,惇未以为然。监察御史常安民上言:“北都重镇,惠卿且未足胜任,试思惠卿由王安石荐引,后竟背了安石,待友如此,事君可知。今已颁诏命,他必过阙请对,入见陛下,臣料他将泣述先帝,感动陛下,希望留京了。”哲宗也似信非信。及惠卿到京,果然请对,果然述先朝事,作涕泣状,哲宗正色不答。惠卿只好辞退,出都赴任。惇闻此事,隐恨安民,可巧安民复劾论蔡京、张商英,接连数奏,末疏竟斥章惇专国植党,乞收回主柄,抑制权奸。惇挟嫌愈甚,潜遣亲信进语道:“君本以文学闻名,奈何好谈人短,甘心结怨?能稍自安静,当以高位相报。”安民正色呵斥道:“尔乃为当道做说客么?烦尔传语,安民只知忠君,不知媚相。”傲骨棱棱。看官!试想章惇不立排安民,尚是留些余地,有意笼络,偏安民一味强硬,教章惇如何相容?遂嗾使御史董敦逸,弹斥安民,说他与苏轼兄弟,素作党援,安民竟被谪滁州,令监酒税。门下侍郎安焘上书救解,毫不见效,反为惇所谗间,出知郑州。蔡卞重修神宗实录,力翻前案,前史官范祖禹,及赵彦若、黄庭坚等,并坐诋诬降官,安置永、澧、黔州,并因吕大防尝监修神宗实录,亦应连坐,徙至安州居住。范纯仁请释还大防,大忤章惇,竟贬纯仁知随州。惇且记念蔡确,惜他已死,嘱确子渭叩阍诉冤,即追复确官,并赠太师,予谥忠怀。一面与蔡京定计,勾通阉寺,密结刘婕妤为内援,把灭天害理的事情,逐渐排惇出来。小子有诗叹道:
宵小无非误国媒,胡为视作济时才?
堪嗟九载宣仁力,都被奸邪一旦摧。
究竟章惇等作何举动,容至下回表明。
宋代贤后,莫如宣仁,元祐年间,号称极治,皆宣仁之力也。但吾观宣仁弥留时,乃对吕、范二大臣,丁宁呜咽,劝以宜早引退,并谓明年社饭,应思念老身,意者其豫料哲宗之不明,必有蔑弃老成,更张新政之举耶?且哲宗甫经亲政,奸党即陆续进用,是必其少年心性,已多昧,宣仁当日,有难言之隐,不过垂簾听政,大权在握,尚足为无形之防闲;至老病弥留,不忍明言,又不忍不言,丁宁呜咽之时,盖其心已不堪酸楚矣。宣仁固仁,而哲宗不哲,吕、范退,章、蔡进,宋室兴衰之关键,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宋史演义】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他如遗乘杂出,纪载宋事,东一鳞,西一爪,多或数帝,少仅一王,欲会通两宋政教之得失,及区别两宋史籍之优劣者,不得不博搜而悉阅之,然岂所望于詹詹小儒乎?若夫宋代小说,亦不一而足,大约荒唐者多,确凿者少。龙虎争雄,并无其事;狸猫换主,尤属子虚。狄青本面涅之徒,貌何足羡?庞籍非怀奸之相,毁出不经。岳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金邦太子,曷尝胯下丧身?种种谬谈,不胜枚举。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为问先民之辑诸书者,亦何苦为此凭虚捏造,以诬古而欺今乎?此则鄙人之所大惑不解者也。夫以官书之辞烦义奥,不暇阅,亦不易阅,乃托为小说演成俚词,以供普通社会之览观,不可谓非通俗教育之助;顾俚言之则可,而妄言之亦奚其可乎?鄙人不敏,曾辑元、明、清三朝演义,以供诸世,世人不嫌其陋,反从而欢迎之,乃更溯南北两宋举三百二十年之事实,编成演义共百回,其间治乱兴亡,贤奸善恶,非敢谓悉举无遗,而于宏纲巨目,则固已一一揭橥,无脱漏焉。且官稗并采,务择其信而有征者笔之于书;至若虚无惝恍之谈,则概不阑入。阅者取而观之,其或有实事求是之感乎!书成,聊志数语,用作弁言。
【作者介绍】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本书章节列表:
  •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 2913
  • 第二回 遇异僧幸示迷途 扫强敌连擒渠帅 2974
  • 第三回 忧父病重托赵则平 肃军威大败李景达 2848
  • 第四回 紫金山唐营尽覆 瓦桥关辽将出降 2768
  • 第五回 陈桥驿定策立新君 崇元殿受禅登大位 2977
  • 第六回 公主钟情再婚志喜 孤臣败死一炬成墟 3094
  • 第七回 李重进阖家投火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3122
  • 第八回 遣师南下戡定荆湘 冒雪宵来商征巴蜀 2774
  • 第九回 破川军孱王归命 受蜀俘美妇承恩 3564
  • 第十回 戢兵变再定西川 兴王师得平南汉 2745
  • 第十一回 悬绘像计杀敌臣 造浮梁功成采石 2664
  • 第十二回 明德楼纶音释俘 万岁殿烛影生疑 2738
  • 第十三回 吴越王归诚纳土 北汉主穷蹙乞降 2787
  • 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师败绩 雁门关辽将丧元 2713
  • 第十五回 弄巧成拙妹倩殉边 修怨背盟皇弟受祸 3010
  • 第十六回 进治道陈希夷入朝 遁穷荒李继迁降虏 2838
  • 第十七回 岐沟关曹彬失律 陈家谷杨业捐躯 2834
  • 第十八回 张齐贤用谋却敌 尹继伦奋力踹营 3057
  • 第十九回 报宿怨故王索命 讨乱党宦寺典兵 2676
  • 第二十回 伐西夏五路出师 立新皇百官入贺 2606
  • 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战亡身 雷有终火攻平匪 2979
  • 第二十二回 收番部叛王中计 纳忠谏御驾亲征 2961
  •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 2789
  •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 3143
  • 第二十五回 留遗恨王旦病终 坐株连寇准遭贬 2624
  • 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恶 鲁参政挽辇进忠言 3136
  • 第二十七回 刘太后极乐归天 郭正宫因争失位 2834
  • 第二十八回 萧耨斤挟权弑主母 赵元昊僭号寇边疆 3247
  • 第二十九回 中虏计任福战殁 奉使命富弼辞行 2953
  • 第三十回 争和约折服契丹 除敌臣收降元昊 2710
  • 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贼 2913
  • 第三十二回 狄青夜夺昆仑关 包拯出知开封府 3561
  • 第三十三回 立储贰入承大统 释嫌疑准请撤帘 2880
  • 第三十四回 争濮议聚讼盈廷 传颍王长男主器 2894
  • 第三十五回 神宗误用王安石 种谔诱降嵬名山 3474
  • 第三十六回 议新法创设条例司 谳疑狱狡脱谋夫案 2662
  • 第三十七回 韩使相谏君论弊政 朱明府寻母竭孝思 3085
  •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 2906
  • 第三十九回 借父威竖子成名 逞兵谋番渠被虏 2779
  • 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 2922
  • 第四十一回 奉使命率军征交趾 蒙慈恩减罪谪黄州 3521
  • 第四十二回 伐西夏李宪丧师 城永乐徐禧陷殁 2920
  • 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后垂帘 拜首相温公殉国 2858
  • 第四十四回 分三党廷臣构衅 备六礼册后正仪 2797
  • 第四十五回 嘱后事贤后升遐 绍先朝奸臣煽祸 2895
  • 第四十六回 宠妾废妻皇纲倒置 崇邪黜正党狱迭兴 3173
  • 第四十七回 拓边防谋定制胜 窃后位喜极生悲 2719
  • 第四十八回 承兄祚初政清明 信阉言再用奸慝 2732
  • 第四十九回 端礼门立碑诬正士 河湟路遣将复西蕃 3227
  • 第五十回 应供奉朱勔承差 得奥援蔡京复相 2903
  • 第五十一回 巧排挤毒死辅臣 喜招徕载归异族 2836
  • 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诡说遇天神 筑离宫微行探春色 2735
  • 第五十三回 挟妓纵欢歌楼被泽 屈尊就宴相府承恩 3938
  • 第五十四回 造雄邦恃强称帝 通远使约金攻辽 2762
  • 第五十五回 帮源峒方腊揭竿 梁山泊宋江结寨 3638
  • 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时雨 破杭城计出智多星 3191
  • 第五十七回 入深岩得擒叛首 征朔方再挫王师 2754
  • 第五十八回 夸功铭石艮岳成山 覆国丧身孱辽绝祀 3134
  • 第五十九回 启外衅胡人南下 定内禅上皇东奔 2854
  • 第六十回 遵敌约城下乞盟 满恶贯途中授首 2913
  • 第六十一回 议和议战朝局纷争 误国误家京城失守 2813
  • 第六十二回 堕奸谋阖宫被劫 立异姓二帝蒙尘 2994
  • 第六十三回 承遗祚藩王登极 发逆案奸贼伏诛 2858
  • 第六十四回 宗留守力疾捐躯 信王榛败亡失迹 2679
  • 第六十五回 招寇侮惊驰御驾 胁禅位激动义师 2757
  • 第六十六回 韩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举南侵 3148
  • 第六十七回 巾帼英雄桴鼓助战 须眉豪气舞剑吟词 2877
  • 第六十八回 赵立中炮失楚州 刘豫降虏称齐帝 2655
  • 第六十九回 破剧盗将帅齐驱 败强虏弟兄著绩 2841
  • 第七十回 岳家军克复襄汉 韩太尉保障江淮 2822
  • 第七十一回 入洞庭擒渠扫穴 返庐山奉榇奔丧 2581
  • 第七十二回 髯将军败敌扬威 愚参谋监军遇害 2784
  • 第七十三回 撤藩封伪主被絷 拒和议忠谏留名 3013
  • 第七十四回 刘锜力捍顺昌城 岳飞奏捷朱仙镇 2925
  • 第七十五回 传伪诏连促班师 设毒谋构成冤狱 2619
  • 第七十六回 屈膝求和母后返驾 刺奸被执义士丧生 3074
  • 第七十七回 立赵宗亲王嗣服 弑金帝逆贼肆淫 3768
  • 第七十八回 金主亮分道入寇 虞允文大破敌军 3103
  • 第七十九回 诛暴主辽阳立新君 隳前功符离惊溃变 2743
  • 第八十回 废守备奸臣通敌 申和约使节还朝 2914
  • 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创立社仓法 宋孝宗重定内禅仪 2750
  • 第八十二回 揽内权辣手逞凶 劝过宫引裾极谏 2673
  • 第八十三回 赵汝愚定策立新皇 韩侂胄弄权逐良相 3039
  • 第八十四回 贺生辰尚书钻狗窦 侍夜宴艳后媚龙颜 2862
  • 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丧师辱国 据西陲作乱亡家 2875
  • 第八十六回 史弥远定计除奸 铁木真称尊耀武 2848
  • 第八十七回 失中都金丞相殉节 获少女杨家堡成婚 2850
  • 第八十八回 寇南朝孱主误军谋 据东海降盗加节钺 3148
  • 第八十九回 易嗣君济邸蒙冤 逐制帅楚城屡乱 2693
  • 第九十回 诛逆首淮南纾患 戕外使蜀右被兵 2797
  • 第九十一回 约蒙古夹击残金 克蔡州献俘太庙 3274
  • 第九十二回 图中原两军败退 寇南宋三路进兵 2893
  • 第九十三回 守蜀境累得贤才 劾史氏力扶名教 2832
  • 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忧谗殒命 董丞相被胁罢官 2941
  • 第九十五回 捏捷报欺君罔上 拘行人弃好背盟 3098
  • 第九十六回 史天泽讨叛诛李璮 贾似道弄权居葛岭 2980
  • 第九十七回 援孤城连丧二将 宠大憝贻误十年 2678
  • 第九十八回 报怨兴兵蹂躏江右 丧师辱国窜殛岭南 2918
  • 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军告熸 陷临安幼主被虏 2798
  • 第一百回 拥二王勉支残局 覆两宫怅断重洋 3072

  • 资源素材  第一课件站 Office+ 橡皮网 金太阳 中学学科网 中华资源库 微课中国 贝壳网 稻壳网 Bilibili 中华经典资源库
    电子事务  A+云阅卷 A+教育 智学网 7天网络 睿芽 一师一优课 秀米 湖南志愿服务网 第二课堂
    学习培训  爱课程网 中国大学MOOC 慕课中国 网易公开课 教育报 湖南公共教育网 湖南事业人员培训平台 教师发展网 湘培网 学习强国
    科技创新  全国科技创新赛 中国发明网 中国科普网 数字科技馆 青创平台 青少年科技中心 中国科技馆 湖南科技馆 邵阳市科协
    教育政务  教育部 湖南教育厅 湖南政务服务 湖南教育督导 中央电教馆 教育云 湖南智慧教育 邵阳教育局
    信息管理  全国学籍 教育信息化信息系统 教师信息管理 教师资格网 义务教育监测 中国教育考试网 阳光高考 中国教育在线

    学校办公室电话0739-5430767
    湘教QS7_201407_002001 湘ICP备14012659号-1 公安部备案号:4305000100039
    制作维护:阿美老师(Kymay Chan)
    Copyright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