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一中之家 学校介绍 学子风采 师生作品 印像一中 基层党建 校报文摘 家长频道 学生频道 百度 校内新闻 文明校园 校务公开 教研课改 德育教育 科技创新 竞赛之窗 廉洁从教 国家智教平台 荣誉墙 一中频道 阳光平台 高考之家 智慧校园 政策普法 教师办公 语言文字工作 |
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营造清朗校园网络环境 |
您的位置:首页>>教研课改 回到原页面 |
教师如何创造一个春天般的课堂(阳丽梅) |
---|
来源:陈齐美 发布时间:2016/11/7 17:08:07 浏览人次:10879 |
老师与学生打交道,不仅仅需要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还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沟通技巧,来帮助学生达到更清晰的自我认知,进行更有效的自我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得益于老师有效的课堂管理和良性的师生互动,那么,教师如何创建一个如春天般温暖的教室呢? C.M. Charles的《教室里的春天——教室管理的科学与艺术》一书中精选了五个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老师们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方法1:减少评判之声,传播理性讯息 学生行为的改变的原动力来自于内心,而我们的教育中,时常忽略了学生这种内在的理性和动机。当学生出现不太好的课堂表现的时候,有些老师倾向于用责备、要求、说教,甚至贬低、恐吓等形式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恐惧,因此迫于压力而改变自身行为,但是这种方式直接否定了学生内心的真正感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依赖他人来评判自我的价值。 理性讯息是指针对情境而非学生人品的判断,强调老师应该接纳与承认学生的感受,转向对客观情境的描述,让学生依靠自己的理智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并判断对自己的感觉。 这有一个传达理性讯息的案例:有两位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讲话,破坏了教师规律。老师便说:“这是安静的时间,需要绝对的安静”,这是理性讯息,而不理性的讯息则是“你们俩太过分了,根本不考虑其他人在做什么!” 老师对学生的反应方式可以反射出老师对学生的感觉,老师的反映可能建立或毁掉学生的自我概念。教师较好的反应是说出事实,让学生自己判断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他们的自我形象,依靠他们自己的理智去调整行为,激发内在的行为动力而不是依赖外在的评判标准。 方法2:适当表达愤怒,理性表达情感 教师不是圣人,教师有平常人所有的情感,但是作为教育者,老师需要学习如何表达愤怒,甚至反感,而不会伤害学生的人格特质。 老师在表达愤怒的时候应该使用第一人称的语句,比如“我很生气。”这只是在表明教师对于情境的感受。避免用第二人称进行表达,比如“你太懒了!”因为第二人称具有攻击性的意味。老师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被学生模仿,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能理性地表达情感。比如老师说:“我很惊讶、愤怒,也很懊恼。我看到了不可原谅和无法忍受的行为,我希望立刻停止。”在这个例子中,老师传达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学生的行为,一个是言语形容的力量,这样不仅不会对学生造成攻击性的伤害,既承认情感表达的合理性,又能启发他们对情境的理性思考,而且学生能从老师有力的言语表达中学会表达情绪的艺术。 方法3:减少控制命令,促进学生自主 老师应避免使用命令和强人所难的方式,因为直接、强制的命令容易引起敌意。相反,老师应该以邀请学生进行合作的姿态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比如,相比于“把图书收起来,放在桌子里,拿出数学课本,拿出一支铅笔,翻到60页,开始做题……”,而发出邀请,寻求合作的方式是“现在是数学课,今天要做的习题在60页。”这样的讯息,老师显现出他们尊重学生自动自发的能力,增进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和责任感,以提升学生的自我形象。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学生依赖的问题,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控制教室中的事情,让他们自行决定如何进行他们所选择的解决方法,于是学生渐渐摆脱了对教师引导和推动的依赖,能生活在自己设定的标准中。 方法4:赞美遵循理性,连接真实感受 评判性的赞美有潜在的危险,也就是评判学生人格特质的赞美,比如“你是个好孩子”,“你很了不起!”等,这些语句使学生对自己的价值依附在别人给予的赞同之上。在老师对学生进行赞美时,同样应该遵循理性讯息原则,对事不对人,注重对行为本身而非学生人格的赞美。比如,“这份报告水平很高,它对人类的情绪有深刻的描绘”。 另一个老师应该警惕的赞美词就是“很棒”,因为他们“答对了”。知识并不能使一个人“很棒”,缺乏知识也不会使一个人“很笨”,因此对学生错误回答的适当反应应该是:“这道题没有做对”、这些反应没有附带对学生人格的判断,而仅仅专注于对他们所做事情的判断。 另一种建设性赞美的方式就是鼓励学生去努力,去尝试,针对的是学生的努力,而不是成就,使学生有勇气去尝试,并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老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找机会去肯定学生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注意结果。这种鼓励能够帮助学生接纳自己,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比如,“我可以感到你做得很认真!”“我发现你真正地喜欢数学!”等。 方法5:逻辑结果替代惩罚,建立学生责任意识 逻辑的结果是紧跟着某一特定行为而出现的后果。逻辑的后果不是惩罚,惩罚是老师对不良行为学生所采取的报复行动,一对学生展示谁是“老大”,惩罚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报复冲动。而逻辑的结果跟随着自然和必然作用,绝非老师使用的武器。它会使所有的学生知道,所有行为都会招致相当一致的作用:“好的行为带来奖赏,不好的行为则带来令人不愉快的结果”,比如一个学生乱扔垃圾,则他必须捡起来,一个学生没有做完作业,则他需要花额外的时间补上。 逻辑的结果不是老师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要发挥集体的约束力,将团体的秩序表现出来,力行学生自立的班规。而且逻辑的结果不是应急预案,而需要持之以恒地得以贯彻实行,不能针对某些个体,而必须适用于所有学生。逻辑的结果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如何表现,这样他们会学到去依据内在的规律来控制自己的行动。 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来源于老师和学生的相互尊重,老师为人师表,理应以身作则。这种尊重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真诚,这种真诚表现在不轻易评判,适当且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之上,避免把自己塑造成绝对的权威去寻求学生的服从,去成为学生对自身价值唯一的评判标准,同时也避免把自己树立成没有情感的圣人,疏远学生和自己的距离,而是合理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和学生之间紧密的情感连接,这才是师生关系得以生根发芽盛开的土壤。 |
资源素材 第一课件站 Office+ 橡皮网 金太阳 中学学科网 中华资源库 微课中国 贝壳网 稻壳网 Bilibili 中华经典资源库
电子事务 A+云阅卷 A+教育 智学网 7天网络 睿芽 一师一优课 秀米 湖南志愿服务网 第二课堂 学习培训 爱课程网 中国大学MOOC 慕课中国 网易公开课 教育报 湖南公共教育网 湖南事业人员培训平台 教师发展网 学习强国 科技创新 全国科技创新赛 中国发明网 中国科普网 数字科技馆 青创平台 青少年科技中心 中国科技馆 湖南科技馆 邵阳市科协 教育政务 教育部 湖南教育厅 湖南政务服务 湖南教育督导 中央电教馆 教育云 湖南智慧教育 邵阳教育局 信息管理 全国学籍 教育信息化信息系统 教师信息管理 教师资格网 义务教育监测 中国教育考试网 阳光高考 中国教育在线 |
学校办公室电话0739-5430767 湘教QS7_201407_002001 湘ICP备14012659号-1 公安部备案号:4305000100039 制作维护:阿美老师(Kymay Chan) Copyright 2003-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