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一中之家 学校介绍 学子风采 师生作品 印像一中 基层党建 校报文摘 爱读书 家长频道 学生频道 百度
校内新闻 文明校园 校务公开 教研课改 德育教育 科技创新 竞赛之窗 廉洁从教 荣誉墙 校友登陆 诗词曲文
一中频道 直播点播 阳光平台 高考之家 智慧校园 政策普法 教师办公 语言文字工作 国家智教平台
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营造清朗校园网络环境
  学校360安全软件下载
您的位置:首页>>教研课改 回到原页面
教育学基础知识
来源:阿美老师 发布时间:2006/5/31 10:44:55 浏览人次:7556
一、有关常识:
1、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的理论。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理想。康德与赫尔巴特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倡导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
2、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3、教育的基本属性: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4、教育与经济基础:(1)、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2)、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削弱---消解作用:通常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它所培养出来的人通常会通过为社会服务去巩固相应的经济基础;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进步理论,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加速变革的作用。
5、教育与政治制度:(1)、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影响着社会风俗、道德风尚和思想潮流。(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6、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教育的民主化含义: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民主化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的民主化,尤其是经济和政治的民主化。教育的主体性含义: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7、教育制度: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包括教育结构的施教机构系统和管理机构系统两个方面。
学制: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而是各种施教机构系统的总称。
8、学校起源的条件: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不通过学校,青少年无法完全掌握这些文化的阶段;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水平使一部分人从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工作;文字的出现为传递和学习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提供载体。
9、学校的法律特征:即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是非营利性事业,学校是非营利性机构;学校教育必须与宗教分离;还涉及到教学语言文字和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10、学生的特点:学生有血有肉,是活生生的、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人(并非消极被动接受教育);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最需要教育,也最容易接受教育);学生是完整的人(其一,学生既具有自然的属性更具有社会的属性;其二,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及每一方面所包含的各个因素都要求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是人类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以学习为主,是学生质的规定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的)。
11、当代课程设计发展的趋势:课程结构日趋合理;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12、课程内容的选择(即课程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衔接原则;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相关原则。
13、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所做的各种形式的评定。
14、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是学生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教学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1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16、教育的生产性表现:教育是劳动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7、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教育的影响只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因。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8、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9、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提出的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要求;社会的道德文化传统;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道德问题;青少年的道德需求及其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各级各类德育工作实施的具体条件。
20、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涉及到教育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问题。理性主义教育学重视逻辑性,忽视历史性;实证主义教育学重视事实性,排斥价值性;文化教育学重视价值性与历史性,忽视事实性;实用主义教育学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回避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它坚持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

资源素材  第一课件站 Office+ 橡皮网 金太阳 中学学科网 中华资源库 微课中国 贝壳网 稻壳网 Bilibili 中华经典资源库
电子事务  A+云阅卷 A+教育 智学网 7天网络 睿芽 一师一优课 秀米 湖南志愿服务网 第二课堂
学习培训  爱课程网 中国大学MOOC 慕课中国 网易公开课 教育报 湖南公共教育网 湖南事业人员培训平台 教师发展网 湘培网 学习强国
科技创新  全国科技创新赛 中国发明网 中国科普网 数字科技馆 青创平台 青少年科技中心 中国科技馆 湖南科技馆 邵阳市科协
教育政务  教育部 湖南教育厅 湖南政务服务 湖南教育督导 中央电教馆 教育云 湖南智慧教育 邵阳教育局
信息管理  全国学籍 教育信息化信息系统 教师信息管理 教师资格网 义务教育监测 中国教育考试网 阳光高考 中国教育在线

学校办公室电话0739-5430767
湘教QS7_201407_002001 湘ICP备14012659号-1 公安部备案号:4305000100039
制作维护:阿美老师(Kymay Chan)
Copyright 2003-2024